这次夏令营的学习,让我见识了不同阶层的人。
有上市公司的老板,有富二代公子哥,有上海北京的富婆,也有如我一样来体验生活的普通人…… 我们来自天南海北,在各自的生活阶层里过着截然不同的日子。
我一直很好奇:有钱人或者说有 100 万存款的人,到底是怎么生活的?
这几天我一直在观察,单从存款来看,根据银行数据和社会调查,全国约 90% 的家庭存款不足 50 万,超过 100 万的占比不到 10%,算是少数群体。而 100 万,其实才刚够着中产的边。
以前我还琢磨过,我们能挤进中产吗?现在才明白,若算净资产,我们连门都摸不到 —— 中产通常得有承担风险的能力,比如短期失业、换工作都不慌,家庭年收入得在 30-50 万。看来还得接着使劲。
就像那个 #40 岁前拥有 50 万存款 #的目标,看着挺艰巨,但我觉得未必没可能。只要坚持攒钱,坚信自己能慢慢变富,一直努力总没错。
和这些人同游 10 天,我发现有钱的他们,其实和我一样普通。尤其是跟我同住的室友,她家净资产超 100 万,却比我还节约。带孩子时,吃住上没什么过高要求,但在教育上,她对两个孩子是真舍得。而且她和先生有着很简单的教育方法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她也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靠自己和老公一起打拼,如今有房有车有存款,有体面的工作,年收入突破 50 万。我能感受到她身上有种力量,在普通人里显得格外睿智和坚定。为啥这么说?接着往下看。
之前查资料知道,100 万存款在全国财富排名里,只能算超越多数家庭,算不上 “富裕阶层”。有 100 万存款的家庭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 12.7%(大概 7000 万户),超过了全国约 87% 的家庭,属于中上水平。这类家庭的总资产通常在 400 万 - 500 万元(含房产、投资等),能挤进全国财富前 10%。但如果只有存款没房产,尤其在一线城市,实际压力还是挺大的。幸好她在新一线城市,消费不算太高。
和她聊天时,有两点特别让我佩服。

第一,孩子的教育上,他们真做到了以身作则、陪伴成长。
她负责孩子的英语,爸爸管数学,每天早读、记单词、读课外书,风雨无阻坚持打卡。周末陪孩子去图书馆夯实语文底子,平时去公园、看电影、和好友野餐聚会。每年旅行,都让孩子们做攻略,全家支持,一起开车到处逛。就像这次夏令营,普通家庭一般舍不得,但她觉得有意义,立马就报名了。
第二,良好的资产配置和对未来的坚定把握。
这几年她在资产上做了很细致的安排:医疗险、储蓄险、基金定投,还有大额保单,涵盖了教育、养老各个方面。她说以前对钱没概念,就想着存着就行,现在才发现,今年 100 万的购买力只相当于 2015 年的 78 万多,年均缩水约 2.5%。不做好规划根本跑不赢通胀,而她偏保守,根据以往经验,比较认可储蓄险。
其实我挺羡慕她的,我们同龄,但她在教育和资产储备上,早就比我超前很多了。虽然经济和财富的意义不止于数字,但她确实有了选择生活方式的底气 —— 有自己的事业,有独立的人格,还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这不就是我们普通人想要的生活吗?
我是包小可,每天写这些生活琐碎,只想让我再坚强一下不能倒下。如果你们无意间刷到我的文章,谢谢你们点个关注➕❤️,有你们的鼓励、支持和打赏,才是我努力生活下去的动力!在此深深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