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今年失业的人好像格外多。
原以为自己只是运气差,毕竟身边没考研考博的同学,大多在这个年纪站稳了脚跟,哪怕裸辞,一两个月也能尘埃落定。失业这种事,总觉得该是小概率事件,没想到深入了解才发现:没读那么多书的人,反而更容易放下身段找工作;反倒是那些考研考博的朋友,好像被什么东西困住了,找工作成了件特别拧巴的事。
这社会,真是颠覆了我的认知。在我心里,高学历本该是被尊重的资本,曾经一度觉得,高学历≈高薪资,可现在看来,这等式早就不成立了。
前段时间刷到个热搜,说博士生人数创了历史新高。看到新闻的瞬间,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我那位在英国读博的朋友 —— 他从本科到博士都在英国,一直觉得他的未来肯定一片光明。可那一刻,我心里竟替他揪了把汗:读了这么多年书,吃了那么多苦,现在这行情,他回来能顺利吗?

我试探着问起他的近况,怕他看到新闻心里添堵。他原本的计划很清晰:博士毕业就回国,进高校任教。以他的履历 —— 顶刊论文发了好几篇,进高校本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可现在,他自己也坦言:留不下英国,回国想进高校,也比预想中难太多。
我忍不住问:“后悔吗?读了这么多年书,却没能得到想象中的优待。” 他倒是坦然:“不后悔。读书教会我的,远不止一份工作。这几年的沉淀,让我自己都能感觉到成长。”
这话让我愣了很久。或许这个时代真的变了 —— 它好像不再像以前那样 “需要” 高学历,也不再给人稳定的工作预期。反倒是 “不稳定” 成了常态。 这几年见了太多事,越来越觉得:人生哪有什么稳稳当当的直路?每个人都得经历几次转弯,不是在这里拐个弯,就是走得远些再换条道,从来没有一条路能直通终点。
这让我打了个寒颤,开始逼着自己做 Plan B:绝对不能只靠一份工资活一辈子。 要是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真到失业那天,怕是只会手足无措,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走。
就像我那位博士朋友,明年就要毕业了。原本板上钉钉的回国计划,现在被太多不确定因素搅得模糊。很久没联系,印象里他以前爱发朋友圈,最近却格外沉默,大概是忙着为未来铺路 —— 不光是手头的研究,听说也在看民企的机会。
他说,进高校早已不是唯一选项。“就算去民企,也没什么不可以。” 其实他早有准备,进高校更多是父母的期待,他自己也一直在留意企业的机会。
所以啊,人生哪有什么一帆风顺?更没有一条路能让你闭着眼走到头。现在的我,再也不担心二十几岁选错了路 —— 反正人生本就是在变化里打转。
就像我现在做的事,也说不准哪天就会跳到另一个行业。或许,正是这些躲不开的不确定性,逼着我们学会灵活,学会坚韧。每一次转弯,都是重新出发的机会;在不断调整里,才能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我是包小可,每天写这些生活琐碎,只想让我再坚强一下不能倒下,如果你们无意间刷到我的文章,谢谢你们点个关注➕❤️,有你们的鼓励、支持和打赏,才是我努力生活下去的动力!在此深深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