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格式书怎么写(法院民事判决书模板)

想要写一篇拿得出手的优秀判决书,该怎么做?

如何写一份拿得出手的优秀判决书?如何写年终总结才不至于年年重复?想要把手头的案子写成故事,该怎么做?为此,我们请教了这些方面的优秀伙伴,相信这些智囊伙伴的智慧,能够给你带来提升能力的新思路。

想要写一篇拿得出手的优秀判决书,该怎么做?

智囊伙伴:张宏毅

(浦东法院惠南法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第三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

一份优秀的判决书,应当做到程序适用准确,判决结果正确,事实清楚,文字通顺,逻辑清晰,说理透彻,可以让所有看到判决书的人,无论是否认同结果,都可以理解法官做出判决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怎样做到呢?我的经验是:

1. 做好案件审理和法律检索,确保案件程序准确,判决结果正确。法官对案件做出判决,意味着案件审理过程已经结束,判决书可以说是案件处理的最终结果。要想取得良好的结果,就要确保判决的审理程序和实体处理两个方面都没有问题。

一篇优秀的判决书应当要保证判决所涉案件的审理程序准确,实体裁判结果正确。一份判决书,只要这两方面任何一点出现问题,都是“硬伤”,无论法官为这份判决书投入了多少心力,都可能会“一票否决”,就是我们常说的“辛辛苦苦办错案”的情况。因此,在做出判决之前,必须做好法律检索,查询有没有明确的法律或者司法解释规定,有没有公报案例和指导性案例,有没有上级条线的指导意见等,确保裁判结果正确。

2. 认真梳理案件事实和争议焦点,理清裁判的逻辑进路,确保格式规范,争议焦点清晰准确,逻辑严密顺畅。制作判决书的过程,有点像写叙议结合的议论文,要做到叙事清楚,说理透彻,同时还要符合法律文书的格式规范要求。

我的习惯是在庭审中明确双方的争议焦点,在判决书的事实查明部分,根据双方的争议焦点,重点写清与争议焦点有关的证据和事实。在本院认为部分,将双方的争议焦点按照逻辑关系排序,一步一步地分析解决。

比如我曾审理一起公司决议撤销纠纷,原告起诉要求撤销系争公司决议,庭审中又提出系争公司决议不成立作为备位诉请。尽管原告以决议不成立作为备位诉请,但从逻辑上讲,公司决议只有在成立之后才可能撤销,即“决议成立”是“决议撤销”的前提。因此,在论述双方争议焦点时,我将决议是否成立作为第一个争议焦点,将决议是否应当撤销则作为第二个争议焦点;即先论述决议是否成立,再论述决议是否需要撤销,逻辑上更为顺畅,更有利于深入分析解决双方的争议。

3. 认真做好文书校对,确保语句通顺,条理清晰,说理透彻,不存在错别字等。从形式上看,判决书语句通顺、不存在错别字是基本要求。

判决书是一篇正式刊印的法律文件,如果出现低级的文字差错,可能会引发极大的不良影响,有时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一直要求判决书要“三读三校”,就是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从内容上看,好的判决书最重要的是把道理和法理说透,让判决书的读者们——既包括案件当事人,也包括可能看到判决书的案外人——都能理解法官判决的理由和思路;而非单纯的只看到判决结果,却不明白如何得出这样的判决结果。

有些时候,我们想要把判决书写得辞藻丰富,文笔优美,这个目标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是遵守“法言法语”的文字规范,以“辨法析理”为首要目标,而不应喧宾夺主,更不能片面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

想把手头的案子写成故事,不知道从何下笔,怎么办?

智囊伙伴:暨秉恒

(松江法院三级法官,”庭前故事会”栏目资深作者)

1.要做好“价值驱动”。对于案例故事而言,最常见的价值有两类。一是普法价值,即通过生动案例输出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二是教化价值,即通过案例叙事结合适当抒情、说理阐发由案例中感知到的哲理。前者筛选的基础标准是正面典型、贴近生活、法律点清晰,加分项是情节曲折抓人;后者筛选的基础标准是正面导向,情节动人或具反思空间,加分项是价值易引发共鸣。浏览你手中的案件,物色心仪案例,初步确定想表达的价值。

2. 要注意“二次加工”。对素材的“二次加工”是一个“目光交互流转”的过程。初步选择案例和价值后,先要重新审视案例,思考它是否足以支撑起你想表达的价值。如果你认为单个案例过于单薄,可以自别处寻找更多案例素材“抱团取暖”;如果你觉得案例细节不适于表现价值,也可以适当对案例进行适度的加工,让重点细节更为突出。同时,你也要不断审视价值,思考在借鉴或调整案例后,价值主线是否需要调整,是否还可深挖更多价值。切记故事的价值主线尽量单一,如果你发现自己同时有许多价值需要阐发,请忍痛割爱、去芜存菁。如此往复,直到最终确定的案例概要和阐发价值。

3. 抓住“故事”的本质。对于普法类故事而言,你只需要将案例和法律观点的相对独立的创作出来,一般不需要穿插主观评论。重点关注如何通过曲折的叙事、诙谐的语言使得枯燥的普法案例更为生动有趣。

曲折的叙事可以尝试套用一些公式,例如许荣哲的“意外人公式”:1.目标→2.意外→3.转弯→4.结局。对于诙谐的语言,你也可以从网络段子中找寻灵感。

教化类故事的创作相对困难,需要在案例叙事中自然地穿插抒情、说理,润物细无声地传递情绪和观点,创作阶段的方法无常势可循。

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平时加强积累,多阅读、多思考、多动笔。大量阅读可以帮助你迅速地培养对文字的敏感度,而思考和动笔则会带动你锻炼将脑中具象想法转化为文字的能力。

4. 记住一些“小技巧”。平时注意观察生活,这会让你对人性和冲突的洞察更为深刻,也会为你积累大量潜在的素材和灵感。故事并非论文,亦非散文,在遣词用句时需要拿捏好分寸。故事创作初期,切忌追求完美的心态,过分挑剔可能会导致文章“难产”,看似“不及格”的完整初稿,胜过一个看似完美的开头。文章截稿前却需要完美主义,多倾听别人对作品的修改建议,外部的反馈建议和反复的修改尝试有助于你写作技巧的飞速提升。

不想工作总结每年都写得差不多,怎么办?

智囊伙伴:刘志超

(上海高院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第三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

1. 明白工作总结的意义在哪里。很多人对于工作总结有个误区,觉得总结就是要写的花哨,要讲究文笔辞藻。其实,工作总结的意义,在于客观真实的向领导、同事反映自己的工作情况,也给予自己一定阶段的总结和回顾,所以工作总结需要把握好定位,总结的内容一定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浪费时间做空洞、啰嗦的表达,更多的将文笔发挥在对工作的梳理和对逻辑结构的把握上。

2. 学会梳理自己的工作内容。有人说,每年的工作变得只是数字,其实只是没有掌握梳理工作内容的基本逻辑。那么怎么把握这种“逻辑”,其实可以按图索骥。比如,高院每年全市法院院长会、四级法院条线会、各个院的年初工作会议,都会对来年的工作进行布置,这些工作一定会有落实到各个岗位的具体举措,这些就可以成为你整理日常工作的“风向标”,是你梳理全年工作内容的逻辑基础,也会让你的工作总结更有重点,也有与时俱进的感觉。

另外,在梳理自己工作内容的时候,也要注意培养自己日常定期归类总结的习惯。平时做好小笔记,就会让你在写总结的时候只用做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

3. 既要注重产出,也要注重过程。工作总结的核心原则,是要让上级既看到你的工作成果,也能看到你的思考和努力。其实不管任何岗位,工作内容不论大小,也不怕重复,怕的就是没有成果、没有思考、没有进步。所以,要尽量避免洋洋洒洒的平铺直叙,可以尝试按照“工作内容-问题思考-解决成果”的方式进行有层次的表述。比如,你可以回想一下你的工作日常,曾经遇到过哪些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哪些,哪些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或者你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哪些优化,为什么要这样优化,优化后又取得了什么结果。

4. 善于学习优秀的总结范例。虽然不提倡套用模板的总结,但是很多优秀的工作总结的写作布局和思路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在写总结时要学会从模仿起步,但是这种模仿不是简单地套用模板,而是要去学习其中的逻辑架构和谋篇布局。优秀的总结范例,其实非常好找,全媒体时代很多评奖评优都有网络投票环节,参选人的事迹材料都会网上公示,比如三届十佳青年,候选人材料几乎涵盖了各个部门,各种工作岗位,都是可以拿来学习的优秀素材。

5. 要懂得提炼记忆点。经过工作内容的整理,我们会发现,其实有很多材料可以写进总结,但是,如何将遍地的珍珠穿成一串漂亮的项链,就需要准确的归纳、总结、提炼,来形成总结内容中的“记忆点”。比如,一个精炼的小标题,或者是数据详实的业绩。但是,对于数据的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光扔数字,更要注重对数字的解读,可以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同期比较、环比比较,用郭德纲的话说就是,也不是我相声说的好,全靠同行衬托。这虽然是个玩笑话,但是思路是可以借鉴的,一个数字,如何看出含金量,是比较出来的。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包小可,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zhihao.com/article/5450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7日 22:50
下一篇 2022年12月7日 22:5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