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才立秋,早上出门时,能感觉到明显的凉爽。节序的变化,自然的规律,真是太神奇了。
天阴阴的,我骑着电动车,凉丝丝的风拂过,本该是很舒服的时刻,可一想到要去看牙医,那份惬意就大打折扣。
牙齿不好,我早已成了牙科医生的常客。既忍受过牙痛的煎熬,也体验过钻牙的刺痛,那些滋味,现在说起来,心还会打颤。
这两天,心里一直疙疙瘩瘩的,不畅快。事儿其实不大,就是需要去补牙,可那份害怕始终萦绕不去。
马尔克斯曾在他的小说里提到,每个人都要感知身体各个器官的存在,因为我们终将走向衰老。
面对衰老,有人最先感知到的是头上的白发;有人是脸上的斑点和皱纹;有人则是消化吸收功能的减慢。而我最先感知到的,是牙痛 ——它像个信号兵,早早敲响了身体走向中年的警钟。
人到中年,养老问题悄然提上日程。
人到中年,已经看过亲人渐渐变老,经历过身边老人的逝去,对老去这个过程,早已不陌生。
老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头发不会一下子变白,斑点和皱纹不会一下子爬满脸庞,肠胃功能也不会一下子减弱。
和病痛比起来,和手脚不便、卧床不起比起来,这些都算是小儿科的问题,却也是衰老给我们的提示和预警:该保养身体了,该正视自身的问题了。
身边的孩子还小,家里的老人需要照顾,而自己,早已不再年轻。
夜深人静时,总有一些问题会跳出来,有思考,也有无奈和难过。我们终究也要老的,也得考虑如何给自己养老。
选择用什么方式养老
孩子养老,是我们传统的养老方式。但以后孩子也会像我们一样,要养孩子、要养家,和孩子住在一起,难免会给他们带去很多麻烦和压力。
养老院养老,也是一种趋势。如果资金充足,能选择条件好的养老院,和同龄人一起生活,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但我还是更倾向于居家养老。有自己熟悉的环境,能动的时候就自己做饭,不能做了就买着吃。如果能在熟悉的家里走到最后一刻,那便是最好的结局了。
努力存钱养老
无论选择哪种养老方式,我们都需要做最重要的一件事 ——存钱,尽可能多地存钱。
有钱,才能给孩子减少经济压力,才能有底气选择条件更好的养老设施,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养老质量。
到了牙科门诊,取了个 4 号。
2 号是一对老夫妻,大概 70 岁左右,一起来修牙。他们说话很慢,医生交代的注意事项,需要重复好几遍才能听懂。
等我老了,应该也是这样吧。
3 号进诊室了,马上就到我了,祈祷一切顺利。
感谢文字让我们相遇💕
我是包小可,当脚步慢下来就会发现,主导权不在银行卡位数里,而在每一个能自由呼吸的当下。
欢迎点赞、关注、收藏、在看,也别忘了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