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发现的。这一划时代的成果通常认为是在1665年至1667年间,牛顿因躲避剑桥大学的瘟疫而回到家乡伍尔索普庄园期间

1.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发现的。这一划时代的成果通常认为是在1665年至1667年间,牛顿因躲避剑桥大学的瘟疫而回到家乡伍尔索普庄园期间完成的。传说中,著名的“苹果落地”故事正是启发他思考引力问题的关键契机,让他开始思考为何苹果总是竖直落向地面,以及这个力是否能延伸到月球。

2.  牛顿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将地面上的物体下落与天体的运行统一到了同一个理论框架之下。他通过严谨的数学推演,论证了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本质上是同一种力,都遵循着相同的规律。这一思想突破了亚里士多德以来“天上运动”与“地上运动”截然不同的传统观念,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次巨大飞跃。

3.  牛顿将他的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在1687年出版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在这本书里,他正式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宇宙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个定律用一个简洁的数学公式(F = G * (m1*m2)/r²)精确地描述了宇宙万物间的引力作用。

4.  尽管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给出了其数学表达式,但他并未解释引力产生的原因。直到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才将引力描述为由质量和能量引起的时空弯曲,从而对引力的本质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解释。但这并不减损牛顿的功绩,万有引力定律作为经典力学的基石,至今仍在绝大多数科学和工程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是谁发现的?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明者是谁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