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理解)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理解)的问题,以下是酷知号的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理解)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意思: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

“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列传》。

扩展资料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出自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的楹云。

忠骨:指的是岳飞;

佞臣:指的是奸臣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片土地如此幸运能够埋葬岳飞这样的忠臣名将,而捆锁住秦桧这样奸佞之人的白铁链又是多么的无辜啊。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代表词作为《满江红·写怀》。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什么意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裏尸还的意思为: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

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1792年8月22日(清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初五),龚自珍出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东城马坡巷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

祖父龚禔身,与同胞兄弟龚敬身同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龚敬身曾任吏部员外郎,后任云南楚雄知府,为官清廉,在当地颇有政声。

龚自珍的父亲龚丽正,幼年过继给龚敬身为子,是嘉庆元年(1796年)进士,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龚自珍家人非但为官显赫,且都极有文学修养,包括他的母亲段驯在内,都著有诗集、文集传世。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龚自珍,很难不受到熏陶。龚自珍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文。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大学》。

12岁从外祖父段玉裁学《说文》。他搜辑科名掌故;以经说字、以字说经;考古今官制;为目录学、金石学等。同时,在文学上,也显示了创作的才华。

13岁,作《知觉辨》;15岁,诗集编年;1810年(嘉庆十五年),倚声填词,应顺天乡试,由监生中式副榜第28名。

1813年(嘉庆十八年)4月,龚自珍再应顺天乡试,又名落孙山,7月,妻子因误诊卒于徽州府署。

1814年(嘉庆十九年),从徽州护送妻子的棺柩回到杭州,存放在湖西的茅家埠。著四篇《明良论》,第一次明快地表露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对君权专制进行抨击。

令外祖父段玉裁阅后又惊又喜,他欣然加墨批点,认为他的论述正中当今政治要害,是别具一格的见解。后回徽州后参与父亲主持的《徽州府志》重修工作。

1815年(嘉庆二十年),续娶安庆知府何裕均侄孙女何吉云。祖父病逝后与家人回杭州守孝。两年后返京,租住北京法源寺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什么意思?

其实大家也会经常性的听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古诗句,比如说这个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反正很多很多了,今天小编也继续给大家介绍一句叫这个“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想必大家也非常的熟悉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它又出自于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继续来分析看看吧!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在古代将士们出征打仗战死的话,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但是这首诗词的作者觉得:连绵的青山处处都是好地方,处处都可以用来埋葬忠勇壮士们的遗骸,何必要再去用马革包裹遗体送回故乡呢!
这两句主要表现了出征者即便面临为国捐躯的情形,也仍旧觉得死得其所,为国家奋不顾身,根本不考虑身后事的无畏与伟大。这两句话充分地体现着满腔报国之心的豪迈英雄气概。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出处: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类似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诗句:
如同这两句一样,表达热切、无畏的爱国之心的诗句还有: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谭嗣同在《狱中题壁》中写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是什么?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扩展资料:

《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

《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言语之间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己亥杂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己亥杂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什么意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为: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出处: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白话释义:离愁满怀,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向东从此辞官策马奔赴天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嘉庆十九年,从徽州护送妻子的棺柩回到杭州,存放在湖西的茅家埠。著四篇《明良论》,第一次明快地表露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对君权专制进行抨击。令外祖父段玉裁阅后又惊又喜,他欣然加墨批点,认为他的论述正中当今政治要害,是别具一格的见解。后回徽州后参与父亲主持的《徽州府志》重修工作。

文章简介:

《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

《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言语之间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己亥杂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

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产、税收和水利等问题,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国家经济的现实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批评。《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理解)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理解)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酷知号,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zhihao.com/article/24738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6月16日 07:38
下一篇 2023年6月16日 07:38

相关推荐